中文系统bgk
回忆上次内容
汉字字形通过
点阵式打字机
像素级寻址的屏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进入了计算机的世界
在海峡对岸的台湾同胞
也进入了汉字时代
他们会使用GB2312编码吗?
能互通吗?
中国台湾
BIG5 码
是由 5 个公司联合制作的
收录次序 取决于 频率
然后是 笔画数
然后是 康熙字典
同时用 BIG5 编码和解码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如果用BIG5编码
却用gb2312解码就会有问题
不过存储的内容在文件里
系统不知道用什么解码时
默认自动会用 gb2312 解码
这就造成了自动乱码
反之亦然
我们用 gb2312 编码的文字
用 gb2312 可以打开
但是用 BIG5 打开就是乱码
也需要转化
转化工具是有的
能解决问题但很麻烦
大量的输入输出编码解码的问题
令人头大
确实麻烦
解决办法
麻烦的地方正是机会所在
当时如果日文游戏或者台湾地区的游戏不能玩
可能是因为字符编码格式不一致
可以用南极星调整字符编码格式
把不同编码格式进行转化
把字节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解码
就可以玩啦
没有个标准整合一下吗?
GBK
GBK 即汉字内码扩展规范
在GB2312的基础上扩展了繁体字符集
K 为汉语拼音 Kuo Zhan(扩展)中“扩”字的声母
英文全称 Chinese Internal Code Specification
最初是微软搞的
虽然不是国家标准
却是事实上的技术规范
共收入 21886 个汉字和图形符号
GB 2312 中的全部汉字、非汉字符号
BIG5 中的全部汉字(繁体兼容 GBK1)
将 汉字、日本汉字、朝鲜汉字融合了
合计 20902 个汉字
标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标准的烟花
正如ASA X3.4-1963
最终到ascii
到 ASA X3.4-1965
GB也在不断进化
到GB/T 1355-2021
这是小麦粉标准的进化
从GB/T 1355-86
从GB2312-1986
这是中文字符标准的进化
再到GBK
但是还是有问题
GBK虽然兼容了BIG5 中的全部汉字
用GBK打开BIG5编码的文件还是乱码
但是无法兼容编码
问题
如果新GBK兼容了BIG5编码
就无法向前兼容gb2312
这无解了吗?
时间自会给我们答案
老天自有安排!
推荐一款 点阵字库
中文点阵
最小也需要 7x7 像素
这个风格很独特
字体辨识度
字体辨识度
字体样式
1994年的《魔兽争霸》
字体不但可以有衬线
而且可以有立体感
像素字体在RGB显卡的支持下
配色也很细腻
中文隶书
智冠公司出品的《三国演义》
使用隶书和车马符号
代表那个三国时代
终端时代的中文超文本编辑器
当时的wps系统
wps
当时还没有所见即所得
使用一些编辑标记
制作富文本
只有打印预览才能查看效果
中文之星
还可以做艺术字特效
总结
中国的简体和繁体汉字
字符数量都超级大
彼此还认对方为乱码
如果有一种编码 将所有的字符都能编进去就好了
中日韩(CJK)
简体繁体
欧洲各种拼音
梵文
阿拉伯文
等等等都包括进去
能有么?
我们下次再说!
蓝桥->https://www.lanqiao.cn/courses/3584
github->https://github.com/overmind1980/oeasy-python-tutorial
gitee->https://gitee.com/overmind1980/oeasypython